首页 > 青少年之家

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

发布日期:2025-10-17 08:40来源: 火龙街道关工委作者:奚居辉浏览次数:

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,本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,主题为:粮食节约,人人有责。

岁稔年丰,穰穰满家,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。

在党中央“三农”政策的指引下,我国粮食连年丰收,2025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994.8亿斤,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粮食产量连年告捷,神州大地,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;广大农民,人人分享着收获的喜悦。

然而,在我国“丰年缺粮”已成为我国粮食供需的常态。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,粮食虽连年丰收,但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,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不能大意。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,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%,三大主粮(小麦、玉米、大米)净进口成为常态化。因此,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。我们一定要树立粮食安全忧患意识,居安思危,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。

首先要节约一粒粮。我国有14亿人,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,一天就节约粮食2.8万多公斤,按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,就可供7万人吃一天。一粒米,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虽微乎甚微,但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坚持节约,这笔账算下来,无论是个人,还是家庭、单位,节约的就是一个不小的数。由此可见,节约是点滴之劳,大功一件。

再则要减少粮食产后浪费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虽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但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漫长产业链上,还存在着损失浪费。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,目前,我国粮食在储藏、运输和加工等环节,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,在收割环节上,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8%。餐饮环节浪费更为触目惊心,据专家测算,我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粮食800亿斤至1000亿斤。由此可见,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,等于建设无形良田,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举措。

五谷者,万民之命,国之重宝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,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明确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,在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时指出,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。望广大民众牢记习总书记嘱托,丰收不忘节约,居安思危,警钟长鸣,确保粮食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