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人分很多种,南陵县三里镇孔村村有一位老乡贤他就是“南陵好人”薛玉炎,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他用朴素的行动,诠释着“手捧一颗善心,处处定有余香”的人生道理。

尊老敬老 以及人之老
有一个五保户叫邹栋梁,三十多年来,薛玉炎就像亲人一样照顾他,不离不弃。每个月都会给这个老人打电话,关心老人身体情况,再转500至800元不等的生活费给他。2003年春节前的一天,邹栋梁独自一人在家,突然感觉呼吸困难、胸闷,心中十分难受,无奈之下拨通了远在上海的薛玉炎电话并告知了情况。薛玉炎得知后,从上海赶回家,将邹栋梁转送到芜湖弋矶山医院进行全面检查,自掏腰包5000余元直到病情稳定。2024年4月,邹栋梁突然病情恶化、不省人事,薛玉炎知道后连夜将邹栋梁送到医院,忙前忙后办理住院手续,垫付了所有医药费,在医院不眠不休照顾了一星期。后期老人死亡,也是薛玉炎操办丧事。不是亲子,胜是亲子。薛玉炎敬老尊老,得到附近百姓的交口称赞,也为其他青壮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。
解旱情之急 倾囊修水利
2022年夏天干旱,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天气,加上山区地理位置原因,导致薛玉炎老家附近的几个村民组,储水灌溉困难,大部分农田因无水灌溉,致使农民种植的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。出身农民的薛玉炎,深知农田缺水的痛苦,同年春节前,他得知了这一情况后,立即到现场查找问题,发现两个当家大塘皆因年久失修,全部淤堵,无法出水和储水,他立即来村申报小农水项目,垫资工费48345元,义务出工38个,无论刮风下雨、冰雪寒霜,从不间断,反复与施工人员沟通,让这几处当家大塘的修建得以完美竣工。
关爱精神病患者 点亮心灯
孔村村石塘组的张欢,长期受情绪困扰,因家人外出务工疏于照料,病情加重,常与邻里发生冲突,沟通困难。得知张欢再次与邻居争执,薛玉炎立即带着慰问品上门。尽管初时被拒之门外,但他没有放弃。了解到张欢如同不谙世事的孩子,他心中涌起长辈般的怜爱,决心帮助她。薛玉炎夫妇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悉心陪伴,薛玉炎每日清晨买好早餐送去,陪她聊天解郁,帮忙打扫,妻子邹连香则带上食材,中午为她做饭洗衣,晚上,他们将张欢接到家中一同用餐,给予家人般的温暖。这份持续、无微不至的关怀,如春风化雨,逐渐融化了张欢心中的坚冰,她开始信任并依赖薛玉炎夫妇。如今,张欢病情稳定,与邻里关系融洽,生活态度积极乐观。薛玉炎用耐心与善心,在他人忽略的角落,为迷失的心灵重新点亮了希望之灯。
薛玉炎做的好事远远不止以上三个方面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;不积小善,无以成大爱。他不计个人得失,长期做着一件件普通而不平凡的事,为他人伸出援手,点亮生活之光;热心于公益,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精神。他的所作所为,感染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,为我们的青少年指明了方向,给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