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研讨交流

南陵县家发镇关工委:加强“法治门诊”普法教育,扎实开展“八五”普法工作

发布日期:2025-08-13 09:53来源: 家发镇关工委作者:许来龙浏览次数:

自“八五”普法规划实施以来,南陵县家发镇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立足青少年法治教育实际需求,成立了“法治门诊”普法宣传教育队伍,充分发挥“五老”优势,扎实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,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。

强化组织领导,夯实普法工作基础。成立以镇党委组织委员、关工委主任为组长的“八五”普法工作领导小组,联合司法所、派出所、学校以及团委等部门,制定了《家发镇关工委“八五”普法工作计划》,实施“法治门诊”普法宣传措施,明确目标任务、责任分工和实施步骤,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,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。

建强普法队伍,凝聚普法工作合力。家发镇关工委以家发镇板石岭农民普法馆为阵地,以普法馆内“两贤”全国普法宣传先进个人事迹为基础,充分发挥“五老”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,吸纳政治素质高、法律知识丰富、热心青少年工作的“五老”人员组建了联三村“法治门诊”“五老”工作室。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、案例研讨会等形式,提升“五老”法治宣讲能力和水平。“八五”普法期间,累计开展“五老”法治培训 5场次,培训“五老”骨干 50 余人次,打造了一支懂法律、会宣讲、有爱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“五老”骨干队伍。

积极开展全国第五届“关爱明天·普法先行”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。“八五”普法期间,家发镇关工委按照全国关工委等七部门《关于开展第五届“关爱明天·普法先行”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》精神和有关部署,以《末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以及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等与青少年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,组织“法治门诊”“五老”工作室志愿者推进法治教育进学校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家庭、进企业、进法治教育基地开展“零犯罪学校”“零犯罪社区(村)”活动,让青少年在参与中学习法律知识,增强法治观念。特别在针对“三类儿童”(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、流动儿童)等特殊群体中,镇关工委建立了“一对一”帮扶关爱机制,组织了“五老”工作室志愿者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和法治教育。“八五”普法期间,镇关工委组织了“法治门诊”“五老”工作室志愿者共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进学校5次,受教育青少年200多人次;进农村22次,受教育青少年800多人次;进社区3次,受教育青少年60多人次;进家庭33次,受教育青少年80多人次;进企业3次,受教育青少年职工20多人次;进农民普法馆9次,受教育青少年100多人次。由于家发镇关工委法治宣传教育成效显著,2022年5月和8月,分别获得了省和美彩国际法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。

下一步,家发镇关工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,认真总结“八五”普法工作经验,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,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,开展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,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持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,为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再作更大贡献。